抱节久相于,因多自剪除。
一朝窗影瘦,昨夜雨声疏。
不惜衰晚日,翻怜移植初。
新梢当户好,着意九秋馀。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翻怜移植初:意思是说即使竹子被移植到新的地方,也是值得怜惜的。
  9. 新梢:指竹子的新长出的枝叶。
  10. 着意:用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首句“抱节久相于”,描绘了竹子挺拔、高耸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第二句“因多自剪除”,则表现了竹子在风雨中依然坚韧生长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坚韧态度。
    第三句“一朝窗影瘦”,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竹子的影子变得细长,暗喻了诗人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寥。
    第四句“昨夜雨声疏”,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最后两句“不惜衰晚日,翻怜移植初”,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的体现。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即使被移植到新的环境,也是值得留恋的。
    整首诗以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