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与李生言,世味一何寡。
既见所为诗,乃知真静者。
栖神入恬澹,肆力薄风雅。
古意默已领,孤怀间自写。
此邦盛人文,千载非苟且。
自从科名张,不觉江河下。
迩日尤波靡,篇章但土苴。
谁识荆山珍,潜待连城价。
我来披荒芜,独立赏萧洒。
晨夕乐居村,茗香期结夏。
松陵烟月新,拟续昔吟社。
相赠无常辞,愿得白与马。
赠李客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客山》鉴赏
当我面对那首《赠李客山》,我无法回答。但我知道,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的首句“二年客东都”,透露出作者在政治风波中度过的岁月和内心的孤独。“所历厌机巧”,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描绘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决心,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诗中的“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然而,“苦乏大药资”,反映出他虽有理想,但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放弃,只能寄希望于山林间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两句“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姓人物的赞美以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的生活哲学和艺术风格,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在复杂动荡的唐朝社会中坚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尽管我不能回答,但我被这首诗中流露出的那份坚定和深情深深触动,感受到了杜甫作为一个时代诗人的责任感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