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与李生言,世味一何寡。
既见所为诗,乃知真静者。
栖神入恬澹,肆力薄风雅。
古意默已领,孤怀间自写。
此邦盛人文,千载非苟且。
自从科名张,不觉江河下。
迩日尤波靡,篇章但土苴。
谁识荆山珍,潜待连城价。
我来披荒芜,独立赏萧洒。
晨夕乐居村,茗香期结夏。
松陵烟月新,拟续昔吟社。
相赠无常辞,愿得白与马。

始与李生言,世味一何寡。

译文:开始和李生谈论世事,才知道世俗的滋味是如此少。

注释:李生:指作者的朋友李客山。

赏析:诗人开始与李生谈话,才发现世俗的味道是多么稀少。这里用“寡”字来形容世俗的淡薄。

既见所为诗,乃知真静者。
译文:既然看到了他的诗,才明白他是一个真正的清静之人。
注释:真静:真正的静心。
赏析:诗人在看到李生的作品之后,才真正理解到他的清静和真实。

栖神入恬澹,肆力薄风雅。
译文:隐居于恬淡之中,尽情地追求简朴。
注释:栖神:隐居。
赏析:诗人选择隐居生活,追求恬淡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古意默已领,孤怀间自写。
译文:古人的思想我已经领悟,独自的情怀我自然表达。
注释:古意:古代的思想观念。
赏析:诗人已经领悟了古代的思想,并能够在自己的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邦盛人文,千载非苟且。
译文:我们这个地方文化昌盛,千年以来并不是随便的。
注释:此邦:指作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赏析:这里的“此邦”代指中国或者某个特定的地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文化繁荣和历史沉淀的自豪和赞美。

自从科名张,不觉江河下。
译文:自从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后,我并没有感到江河般的变化。
注释:科名:科举制度中的功名。
赏析:科举制度的废除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诗人并未感到这种变迁就如同江河一般巨大。这表明他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

迩日尤波靡,篇章但土苴。
译文:近来诗歌更加轻浮,文章也变得低俗。
注释:迩日:近来的日子。
赏析:诗人感叹现在的诗歌过于轻浮,缺乏深度和内涵,甚至有些内容低俗不堪。这反映了他对当前文艺作品的一种失望和批评。

谁识荆山珍,潜待连城价。
译文:谁能了解荆山的珍宝,却只是默默地等待它成为连城之宝。
注释:荆山珍:比喻珍贵的事物。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荆山珍”比喻那些被世人忽视的珍贵之物,强调了对这些事物的珍视和期待。

我来披荒芜,独立赏萧洒。
译文:我来到这里,看到一片荒芜的景象,便独自一人欣赏着那份萧洒的美。
注释:披荒芜:形容景象荒凉。
赏析:诗人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地方,独自欣赏这份荒凉中透露出的萧洒之美。这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晨夕乐居村,茗香期结夏。
译文:每天早晚都快乐地住在村子里,茶香弥漫,期待着夏天的到来。
注释:茗香期:品茶时享受茶香的时光。
赏析:诗人喜欢在村里品茶、享受宁静的生活,期盼着夏天的到来。这表现了他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松陵烟月新,拟续昔吟社。
译文:松陵的山峦笼罩着淡淡的烟雾,月亮如钩挂在天际,我打算继续以前吟咏的诗社活动。
注释:松陵: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家乡附近的一个地方。
赏析:诗人看到家乡周围的山峦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月光倒映在天际,激发了他继续吟咏诗歌的热情,想要延续以前参与的诗社活动。

相赠无常辞,愿得白与马。
译文:相互赠送的诗词没有固定的词句,只希望彼此能够拥有一匹白马。
注释:相赠:相互赠送。
赏析:诗人在相互赠送诗词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词句,只希望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和友谊。而最后一句“愿得白与马”,则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和奔放的追求,以及对于白马所代表的纯洁和无拘无束精神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自由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