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兴殊未已,杨帆趁夕曛。
茅檐多傍水,野寺半栖云。
雁去沙还静,矶横浪自分。
何缘渔父笛,袅袅逐人闻。
秋晚舟过荻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晚舟过荻港”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作品。该作品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了秋天傍晚时分,扁舟在荻港穿行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
许有壬(1261-1327),字可用,号西樵,汉族,河南洛宁人。元朝政治家、文学家,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许有壬一生致力于政治和文学事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秋晚舟过荻港》是他众多诗作中的佳作之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审美情趣。
《秋晚舟过荻港》全文如下:
笑剔银灯再赋诗,一庭花露隔帘垂。
羊求幽径来何暮,禽向青山愿已迟。
薄醉伴琴眠短榻,高吟惊鹤起危枝。
此诗首句“笑剔银灯再赋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挑灯写作的情景。第二句“一庭花露隔帘垂”,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庭院环境,花香四溢,露珠挂满枝头,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诗意。第三句“羊求幽径来何暮,禽向青山愿已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
第四句“薄醉伴琴眠短榻,高吟惊鹤起危枝”,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借酒消愁,伴着琴声入睡,直到被鹤鸣声惊醒。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优美深邃,充分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秋晚舟过荻港》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不仅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