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风光四月清,霏霏梅雨润春明。
客中意绪披青荔,梦里家山熟紫樱。
扫地焚香他日事,毁车杀马此时情。
那堪更听思归引,早办渔樵老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毕竟风光四月清,霏霏梅雨润春明。
客中意绪披青荔,梦里家山熟紫樱。
扫地焚香他日事,毁车杀马此时情。
那堪更听思归引,早办渔樵老一生。
《六月二十七日同姚同年燮熊鹾尹松之陈明经凤孙小集江亭 其四》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所作。
原文如下:
四月二十七日,同姚同年燮、熊、鹾、尹松之、陈明经凤孙小集江亭,其四。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杨柳麹尘沙,沙上鸳鸯浴晚霞。
随波萍散逐船流,依约望中烟树。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和春天景色的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词中通过对东风、柳树、鸳鸯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描绘了春风拂动的情景,以及雨滴轻轻洒落的景象。“水边杨柳麹尘沙,沙上鸳鸯浴晚霞”则进一步描绘了杨柳依依、沙岸上鸳鸯沐浴晚霞的美景。最后两句“随波萍散逐船流,依约望中烟树”则表达了词人随波逐流、任凭自然流转的情感。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