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

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闲庭似带新霜。
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
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
明月底,怪飞来寒蝶,无处寻香。
姑射仙姿何处,记红萸乌帽,看舞霓裳。
酒晕全消,篱外懒送瑶觞。
疏灯漫怜鬓影,伴羁愁、闲过重阳。
怕瘦损,卷帘人、依旧淡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是清代诗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词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清代词坛上的重要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蒋春霖,字心馀,号瑶泉,江苏武进人。生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卒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词、曲均有涉猎,尤以词著称。在清代词坛中,蒋春霖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文化修养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2. 诗词原文: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閒庭似带新霜。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秋波转盼,翠翘摇落,金凤飞双。玉树琼枝,露华浓、月魄光相向。洗红仙馆,夜夜香飘暗窗。
  3. 诗词解析: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从病中恢复后的愁苦与期盼。词中“秋痕欲化”,形容时光的流逝,也隐喻着女子的容颜易老;“冷梦初圆”,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她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则通过“秋波转盼”这一意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同时,“玉树琼枝”和“洗红仙馆”等词语,既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所处的环境,又烘托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4. 创作背景:蒋春霖在创作此词时,正值其晚年,经历了多次官场的起伏和家族的变故。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这首《声声慢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5. 艺术特色:蒋春霖的词作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首先,他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如“秋痕欲化”、“冷梦初圆”等描写,都巧妙地运用了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次,他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再次,他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声慢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不仅体现了蒋春霖高超的词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文人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词的发展脉络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