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 秋江晚泊,用草窗韵

江影阔。
孤帆卸天际,倦怀凄切。
晴树生秋,岸风送响,篷敲残叶。
山勒寒潮怒起,涌波心、千万堆雪。
者离别、一程程恨,去鸿愁说。
日落征衫寒怯。
数归期、冰轮又缺。
渍酒罗襟,缄诗瑶轴,馀香都歇。
瘦菊霜橙,怕客里、偏过登临佳节。
暮笳咽。
沙影沈沈动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京秋·晚雨重阳》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106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因变法失败,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司马。此诗写于诗人罢职南归途中,时值深秋,他泊舟于秦淮河之滨,眺望千里烟波浩渺的长江水色,顿生“人生如梦”之慨。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精练,用典自然,耐人寻味,是一首别具匠心的咏秋佳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玉京秋 秋江晚泊,用草窗韵 | 玉京秋:这是诗的题目,“秋”字表明了季节和时间,“玉京秋”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者象征,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来理解。“用草窗韵”则是指这首诗是遵循某个特定韵律创作的。草窗指宋代词人贺铸的草窗体词,其特点是注重音律美。

秋江晚泊,空照离人目 | “秋江晚泊”,描述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停靠在江边的情景。“空”字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孤单、落寞的情绪。“离人目”,指的是离别的人的眼睛,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月明如玉,谁见横波目? | “万里夕阳垂地”,形容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大江流月明如玉”,描绘了长江上的月夜美景,月光照耀着江面,如同明亮的玉石一般。“谁见横波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的感慨,横波是指眉毛弯曲如波浪,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忧郁的眼神。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 诗人感叹路途遥远,时间已经不早,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辛酸。“学诗漫有惊人句”说明尽管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困境和挫败感。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