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惊涛一叶,看千里、阵图开。
正铁锁横江,长旗树垒,半壁尘埃。
秦淮。
几星磷火,错惊疑、灯影旧楼台。
落日征帆黯黯,沈江戍鼓哀哀。
安排。
多少清才。
弓挂树,字磨崖。
甚绕雀寒枝,闻鸡晓色,岁月无涯。
云埋。
蒋山自碧,打空城、只有夜潮来。
谁倚莫愁艇子,一川烟雨徘徊。
木兰花慢 甲寅四月,客有自金陵来者,感赋此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蒋春霖的《木兰花慢 甲寅四月,客有自金陵来者,感赋此阕》赏析
蒋春霖,字鹿潭,号水云,江苏江阴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显赫一时到家道中落的转变,这在他的诗词创作中有所反映。
《木兰花慢 甲寅四月,客有自金陵来者,感赋此阕》便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精致的艺术技巧以及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蒋春霖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与独特见解。
词中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战场景象,铁锁横江、长旗树垒,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和外敌的威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怀念,通过对秦淮河畔光影的追忆,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安排”一词,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在国事和个人境遇中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而“弓挂树”、“字磨崖”等意象,既展示了作者的文学造诣,也隐喻了他身处乱世仍怀揣文学理想的坚持。整首作品流露出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及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
作品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如金陵(今南京)的地理位置、长江的壮阔景色以及莫愁湖等地名的提及,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蒋春霖的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历史与现实、思考生命与价值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