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八

梦醒箬篷底,一点一声秋。
密密疏疏淅淅,听遍不胜愁。
数朵湿山如黛,两岸芦花似雪,白了旅人头。
谁识绣衣客,转忆绿苹州。
是僧楼,是罗帐,是扁舟。
触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沉浮。
忽见鱼生床下,又听蛙鸣灶底,难得唤晴鸠。
檐溜洒空下,多半作浮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属于宋词豪放派,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与友人同游呈秀山赏月时的即兴之作。该词上片描绘了中秋夜皓月当空和江南水乡清丽幽静的夜景;下片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与怀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以下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