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五首 其四

布帆无恙,是独往独来,不同漂泊。
越鸟寻巢归翼,健送喜声传乾。
鹊辟蠹香,浓浮蛆𦉥满,竟把虚舟缚。
无心出岫,依然去卧岩壑。
忆我当日归舟,也会画取,白舫青油幕。
不道十年成罪案,人骂樊川轻薄。
事等烟云,君携图史,检点波涛恶。
时来风送,明年还到京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酹江月五首 其四”为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1. 诗歌创作背景
  • 生平简介:蒋士铨,字心绿,号南屏,又号药堂老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戏曲家。他的文学成就广受赞誉,与袁枚、赵翼齐名,合称江右三大家。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在戏曲领域有着丰富的贡献,著有《红雪楼九种曲》等多部戏曲作品。
  • 创作时间:该诗具体的创作时间未详,但据诗的内容推测,可能是在蒋士铨任官期间或是归隐之后所作,反映了他对过往生涯的回顾与思考。
  1. 诗歌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布帆无恙,是独往独来,不同漂泊。”这句话展现了蒋士铨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表达了他不随波逐流、独立自主的生活哲学。
  • 情感表达:通过描绘越鸟归巢、鹊辟蠹香等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1. 文学风格特点
  • 意境营造:“无心出岫,依然去卧岩壑。”这句诗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自如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语言精炼:“忆我当日归舟,也会画取,白舫青油幕。”诗人运用了精炼的语言,将过去的美好记忆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时光。
  1. 文化与社会影响
  • 艺术成就:作为清代诗词的代表,蒋士铨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词藻华美、意境深远的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
  • 历史评价:历史上,蒋士铨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他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广泛赞誉;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他的某些行为持批评态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都为中国古典文学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酹江月五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的诗作,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