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七

碧沼红阑,似西园、雅集玉山偕隐。
拂面凉阴,垂地绿、微漏几条天影。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
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
河朔风流,今已矣、画里须眉无准。
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
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七》是清朝诗人蒋士铨的作品。在这首词中,蒋士铨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夜晚,碧绿的池沼、红阑和荷塘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

从文学价值来看,《念奴娇·其七》展现了蒋士铨深厚的文学造诣。该词不仅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能力,还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蒋士铨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文化意义方面,《念奴娇·其七》作为清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社会价值。蒋士铨通过此词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崇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趋势,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

《念奴娇·其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首充满哲理的人生诗篇。它不仅体现了蒋士铨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念奴娇·其七》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