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次袁存斋韵

东风作意草芊绵,绿遍郊原又一年。
游兴任寻浇酒地,客愁多在卖饧天。
曾盘塞北千群马,尚忆湖南万里船。
何处销魂最惆怅,蘼芜山下夕阳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草次袁存斋韵》是清代诗人蒋雍植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春草次袁存斋韵》的作者是蒋雍植,他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2. 作品原文:该诗以“东风作意草芊绵,绿遍郊原又一年”开篇,描绘了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景象;接下来两句“游兴任寻浇酒地,客愁多在卖饧天”,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随意游走、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抒发了旅途中的孤寂与离愁。
  3. 主题内容: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旅途中遭遇的孤独和忧愁的感慨。
  4. 艺术特色:蒋雍植物语工整,用词精准,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例如,“何处销魂最惆怅,蘼芜山下夕阳边”这句,巧妙地使用了蘼芜这种植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面对无尽远方时的惆怅情绪。
  5.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是蒋雍植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春草次袁存斋韵》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宝贵资源。
  6. 现代价值: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蒋雍植的诗作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要寻找心灵的慰藉,欣赏自然的美好,这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春草次袁存斋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它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每一位热爱古典文学的人细细品味与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