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诗

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
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
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
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
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古诗”并非是文学作品,而是可能是指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的一部分作品,或者是对古诗进行续写的尝试。在介绍《续古诗十首》之前,首先要了解其作者——唐朝的著名文学家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于今之陕西渭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其诗歌创作而著称,尤其以关注民生、提倡通俗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新乐府》、《秦中吟》等组诗闻名于世,与同时代的杜甫并称为“诗史双璧”。

在《续古诗十首》中,白居易通过接续前人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和人文关怀。这些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例如,他的《长恨歌》和《瑟瑟行》,都是通过叙事来展现人物情感和历史变迁的艺术成就。

《续古诗十首》的创作背景和目的也值得深入探讨。白居易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时代,他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见证了百姓的疾苦和个体的无力。因此,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继承和续写古代的诗歌,他不仅能够延续自己的文学传统,也能够借助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

《续古诗十首》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部重要诗歌作品,它不仅是对古人诗歌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思考和启示。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