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
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
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
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
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
松萝好依附,葛蔓也能依。
丘中贫士志向广,四海漂泊无所归。
涧中饮水日饮之,山上采薇朝暮采。
天寒水结冰未解,薇已渐稀年岁深。
浩声长吟《悲哉行》,君子庶几心自宽。
游鱼跃池乐自由,苑马腾枥肥壮健。
岂知鸿鹄志高远,不随燕雀逐浮云。
注释:
- 松萝和葛蔓:都是植物名,此处比喻人的生存之道或依附关系。
- 丘中的贫士:指在山丘中生活的人,象征着贫穷但志向远大的人物。
- 四海漂泊无所归:表示四处流浪,没有固定归宿。
- 涧中饮水:在山涧中饮用清水。
- 山上采薇:在山中采集薇菜。薇是一种野菜,这里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 天寒水结冰:天气寒冷导致水结成冰。
- 薇已渐稀:薇菜因为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变得稀少。
- 浩声长吟《悲哉行》:声音洪亮且持续地吟诵悲壮的诗歌《悲哉行》。
- 君子庶几心自宽:君子(理想中的贤者)应该放宽心态,不必过于忧虑。
- 游鱼跃池乐自由:游鱼在水中跳跃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苑马腾枥肥壮健:在马厩中饲养的马因得到良好的饲养而显得健壮有力。
- 岂知鸿鹄志高远:岂料那鸿鹄之志是高远而不凡的。
- 不随燕雀逐浮云:不追随那些微不足道、随风飘荡的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位身处贫困却心怀壮志的人的生活状态。从松萝与葛蔓的依附,到山间的清泉与野菜;从严寒中水的凝结,到岁月变迁中薇菜的稀少;再到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