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诗句如下:
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 师吏辜诵说,六经归榛芜。
译文如下:
秦朝废弃了教育制度,坑杀了许多儒生并焚烧了他们的书卷。教师和官吏因违背儒学而受到惩罚,儒家的经典被埋没在杂草之中。
注释如下:
嫚(màn): 轻慢,不重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暴政政策,包括焚书坑儒,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他还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焚书令”,禁止私人藏书和传播儒家经典。这一措施导致了大量儒生的死亡,也使儒家的经典在秦朝时期几乎被毁于一旦。
汉兴虽天授,创业由征诛。
译文如下:
汉朝虽然得到上天的眷顾,但也是依靠征战才得以建立。
注释如下:
汉兴:汉朝的建立。天授:指天命所赐。征诛:通过征战来巩固政权。这句话表达了汉代统治者认为,虽然汉朝的建立得到了天命的眷顾,但其最终的确立还是依靠了不断的征战。这种观点强调了武力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译文如下:
王者之道谁来阐述,只能空自踌躇,无法决定方向。
注释如下:
王道:指治国之道或统治原则。谁陈:谁来阐述。揽辔:握住缰绳,比喻掌握权力。踌躇:犹豫不决。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局势的迷茫和无力感,他感到自己无法找到正确的治国之道,只能无奈地等待。
赏析如下:
《景州董子故里》是一首描绘汉代历史和儒家经典的古诗。诗人蒋恭棐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汉代历史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冲突。诗人通过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方式的描述,揭示了他们是如何通过征战和暴力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的。同时,他也通过对孔子、司马迁等儒家先贤的评价,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