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表忠观
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注释:
- 流离五季遍干戈: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
- 草窃英雄幸遇多:指吴越诸王虽草莽出身,却得到许多英雄的赏识和帮助。
- 一角国分唐土地:吴越国分割了唐朝的土地,成为五代十国的一员。
- 百年庙共宋山河:吴越国与宋朝共同守护了这片土地长达百年。
- 凌烟阁上功臣像:指吴越诸王在凌烟阁上供奉着功臣们的画像。
- 衣锦营中驷马歌:形容士兵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唱着胜利的歌。
- 为问贩盐为盗日:询问当年吴越诸王从事贩卖和盗窃活动的日子。
- 仲谋曾许较如何:孙权曾经承诺比较两者的结果,即吴越诸王与曹操之间的胜负。
赏析:
这首《表忠观》是北宋初期为纪念吴越国钱氏诸王而立的祠庙所立的碑文,旨在纪念那些在五代十国时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诗中的“流离五季遍干戈”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而“草窃英雄幸遇多”则反映了一些英雄豪杰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的情形。通过赞美吴越诸王与宋朝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行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美好愿望。诗中的典故如“凌烟阁上功臣像”和“衣锦营中驷马歌”,都体现了诗人对吴越诸王功绩的肯定和怀念之情。最后一句“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则引发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通过对孙权与曹操之间胜负的猜测,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歌颂了历史人物的功绩,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