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事军旅,奉檄楚江游。
人度危滩月,猿啼独夜舟。
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
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

注释:

书生事军旅,奉檄楚江游。

书生(年轻的读书人)参军打仗,奉命前往长江之滨。

人度危滩月,猿啼独夜舟。

人在险滩过夜,月亮下猿猴在树上啼叫。

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

远远听到战鼓声声,还喜欢兵器被收起。

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

不再作出征的诗歌颂扬,登楼的人已经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江边夜景图,表达了对军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关注。

第一句“书生事军旅”,诗人以“书生”自比,表明自己是一位有志向、有才能的年轻读书人。他决定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

第二句“奉檄楚江游”,描述了诗人接到命令后,奔赴长江之滨的场景。这里的“楚江”指的是长江,象征着国家的疆土。

第三句“人度危滩月”,描绘了夜晚渡口的情景。诗人站在船上,望着月光下的江水,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

第四句“猿啼独夜舟”,诗人在孤独的夜晚中,听到远处的猿猴叫声。这种声音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使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痛苦。

第五句“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描述了士兵们休息时的情景。虽然士兵们已经入睡,但他们的武器已经被收起来。这种安静的场景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结束后和平的可贵。

第六句“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表达了诗人不愿为战争而歌的决心。他不愿意歌颂战争的胜利,因为他知道战争带来了太多的苦难和牺牲。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书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