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深,字树存,号苏斋,亦号绣谷。
蒋深生于1668年,卒于1737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不仅精于书画,而且涉猎诗作,留下了众多令人称颂的文学瑰宝。他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丰富,曾担任过武英殿纂修等职务,为皇帝校勘书籍,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
蒋深,字树存,号苏斋,亦号绣谷。
蒋深生于1668年,卒于1737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不仅精于书画,而且涉猎诗作,留下了众多令人称颂的文学瑰宝。他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丰富,曾担任过武英殿纂修等职务,为皇帝校勘书籍,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蒲村西十里」- 描述诗人从蒲村出发,向西行进约十里,抵达了目的地。 2. 「隔水澹斜阳」- 描述诗人站在河边,隔着水面看到太阳斜挂在天空,阳光洒在河水上,形成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3. 「花落在何处」- 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感慨,询问这些美丽的花瓣究竟飘落在哪里。 4. 「人行觉路香」- 描述了诗人行走时,感受到路边花朵散发出的香味,使得整个旅程更加愉悦和舒适。
注释: 书生事军旅,奉檄楚江游。 书生(年轻的读书人)参军打仗,奉命前往长江之滨。 人度危滩月,猿啼独夜舟。 人在险滩过夜,月亮下猿猴在树上啼叫。 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 远远听到战鼓声声,还喜欢兵器被收起。 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 不再作出征的诗歌颂扬,登楼的人已经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江边夜景图,表达了对军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关注。 第一句“书生事军旅”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音调铿锵,读起来朗朗有声。前两句是写行旅途中的感慨,后两句是写旅途所见。“云开泰岱天门白,人渡津关海日红”是此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泰山顶上,放眼远眺,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巍然屹立,山脚下的大海波涛翻滚,太阳从大海升起,又从大海落下。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泰山和大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感。这首诗的赏析可从内容
注释:逆流时用力使用船头,下水时却故意将船尾驶向水流。 只要心中平和,无论多么险恶的水都可以平稳渡过。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诗中以船为喻,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心态和行为。逆流时用力使用船头,下水时却故意将船尾驶向水流,这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的矛盾和冲突。而一叶不妨危地过,此心平处水皆平则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蒋深,字树存,号苏斋,亦号绣谷。 蒋深生于1668年,卒于1737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不仅精于书画,而且涉猎诗作,留下了众多令人称颂的文学瑰宝。他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丰富,曾担任过武英殿纂修等职务,为皇帝校勘书籍,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颖芳,号砺堂。 乾隆四十九年进士。 授编修。 道光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两江总督。 旋因故左迁侍郎,卒于旅次。 谥文勤。 精敏强识,长于察吏,所举荐之人后多以事功著名。 有《绳枻斋诗集》、《黔轺纪行集》。 生卒年
蒋深,字树存,号苏斋,亦号绣谷。 蒋深生于1668年,卒于1737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不仅精于书画,而且涉猎诗作,留下了众多令人称颂的文学瑰宝。他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丰富,曾担任过武英殿纂修等职务,为皇帝校勘书籍,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