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断溪山无税地;私酬日月有青天。
“仁候祠”是清朝时期廖厚初创作的对联。
“仁候祠”作为一首古典文学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通过对“仁候祠”的深入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清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注释:公家主持的山山水水没有税赋;私人酬谢的日月却有蓝天。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借颂扬唐尧时代政治清明、天下大治的景象来抒发诗人对当今社会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百姓受尽苦难的不满情绪,并寄寓了自己希望圣君明主出现、国家太平昌盛的美好愿望。诗的前两句“公断溪山无税地;私酬日月有青天”,运用典故,赞美唐尧时代的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后两句“公心不私,何事不能济;人心如水,此理自难欺”
注释:仁候祠位于千年古树之下,不收取任何税收。万家桃洞,有和煦的春风吹拂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仁候祠周围环境的美好。千载棠阴无税地,形容树木茂盛,遮荫深远,使得这里没有赋税之苦。万家桃洞有春风,则描绘了桃花盛开,风姿绰约,令人陶醉的景象。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乡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