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化桑田。
沉醉苍天。
算公丘壑老风烟。
不必桃源寻往境,便抵神仙。
国事付儿肩。
猛着先鞭。
陆沉倘起看他年。
铸像若论功首在,也要巍然。
浪淘沙 为岳丈阳凤梧先生题小照(190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 为岳丈阳凤梧先生题小照》是近现代诗人宁调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沧海化桑田。沉醉苍天。算公丘壑老风烟。
不必桃源寻往境,便抵神仙。国事付儿肩。猛着先鞭。
陆沉倘起看他年。铸像若论功首在,也要巍然。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沧海化桑田”开篇,描绘了世事变化无常,岁月如梭的自然景观,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 “沉醉苍天”表达了作者对苍天的陶醉之情,同时也暗喻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热爱。
- “算公丘壑老风烟”中的“公丘壑”指的是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经历,而“老风烟”则暗示了人生的沧桑和变迁。
- “不必桃源寻往境,便抵神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身处现实,也能感受到如同仙境般的美好。
- “国事付儿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责任感,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挑起重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 “陆沉倘起看他年”意味着如果国家沉沦不振,那么将来必定会有所作为,就像诗中所说,需要有英雄人物来扭转乾坤。
- “铸像若论功首在,也要巍然”这句话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功绩能够被铭记,成为后世仰望的对象。
作者简介:
宁调元(1874年5月—1920年),字钝吟,号雨村,江苏苏州人。晚清及民国时期著名诗人、学者。宁调元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著有诗集《雨村遗集》、《寒食词》,以及多部历史著作和诗词歌赋。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表现在散文、戏曲等领域。宁调元的诗词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诗歌鉴赏:
《浪淘沙·为岳丈阳凤梧先生题小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近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作。宁调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岳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思考。它展示了宁调元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宁调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只有关注国家大事,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浪淘沙·为岳丈阳凤梧先生题小照》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也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宁调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