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十首 其十 杨妃病齿延清斋分赋

宴华清,何限欢娱。
底事朝来,粉悴香癯。
柳叶微颦,瓠犀小冷,棠萼愁吁。
没乱煞、开天帝主,敕离支、休进中厨。
塞上思酥,突骑长驱。
活玉巢中,且忍须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桂令 十首 其十 杨妃病齿延清斋分赋》为清代诗人厉鹗所创作。厉鹗通过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病态之美,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悲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背景和作者介绍
  • 作品背景:厉鹗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杨贵妃在华清池边宴乐的场景,但随后因生病而无法享受美食的情景。这体现了诗人对杨贵妃因病不能参与宴会之痛的同情。
  • 作者介绍:厉鹗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关注历史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他的诗风典雅,善于运用典故与比喻,使作品既有深度又有艺术感。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宴华清,何限欢娱。底事朝来,粉悴香癯。柳叶微颦,瓠犀小冷,棠萼愁吁。没乱煞、开天帝主,敕离支、休进中厨。塞上思酥,突骑长驱,活玉巢中、且忍须臾。
  • 译文:《折桂令》是一首双调的词牌名,厉鹗在此词中借用这个曲牌来表达他对杨贵妃因病未能享受美食的遗憾与感慨。诗句中“柳叶微颦”描绘了杨贵妃病弱时的模样,“没乱煞开天帝主”则是用神话中的神仙故事来表达她作为皇帝宠妃的身份和地位。
  1. 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杨贵妃生病后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出当时宫廷生活的奢侈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 情感表达:厉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杨贵妃因病未能享受美食的画面,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哀婉之情。

厉鹗的《折桂令 其十·杨妃病齿延清斋分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杨贵妃的病态之美,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悲哀,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