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
离悰记往。
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
翠股斜攲,萧萧又送去年响。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
馀绚漫想。
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
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
齐天乐 络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络纬》是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词。
厉鹗,字彦冲,号铁君,又号樊川居士,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画家。《齐天乐·络纬》是厉鹗在清朝乾隆年间创作的。这首词不仅以其深邃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而且在当时文人中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面将围绕《齐天乐·络纬》展开详细分析:
-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厉鹗,生于1752年,卒于1843年的清代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画等多个领域,尤其以诗词见长,尤以写景抒情的词最为人称道。
- 创作时间:《齐天乐·络纬》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厉鹗晚年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厉鹗已经远离官场,更多地从事文学创作和绘画创作,生活状态相对宁静。
- 时代背景:清中期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黄金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雅士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厉鹗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其诗词创作自然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
- 词作主题
- 秋夜情景的描绘:《齐天乐·络纬》开篇便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微凉之意。接着,“幽窗便闻秋纺”,表达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秋夜氛围。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对于秋天夜晚的独特感受。
- 络纬的鸣叫: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成为整首词的情感线索。它不仅是自然声音的一部分,更是触动词人内心情感的重要因素。通过描写络纬的鸣叫,词人传达了复杂的情绪,如难以割舍的离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 离情别绪:词中的离悰记往部分,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这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词中深刻的情感层次。
-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厉鹗在《齐天乐·络纬》中大量使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井阑、金梧影、竹簟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画面感,还深化了词的主题和内涵。例如,井阑边的梧桐叶破碎声,不仅烘托出夜晚的寂静,也暗示着词人的孤独和哀愁。
- 语言的精炼:厉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准地抓住并传达情感。他的词作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种精炼的语言风格也是其词作的一大特色。
- 情感的深度:厉鹗的词作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绘,而是深入到情感的深处,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真谛。这种深度的情感挖掘使得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历史评价
- 文学价值:厉鹗的词作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因此,厉鹗的词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 影响力:厉鹗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也被广泛传颂。他的一些名句甚至被后人引用和效仿,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研究价值:厉鹗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细致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这对当代的文化研究和文学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充:
- 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厉鹗的创作动机和词作的社会意义。
- 研究厉鹗与其他文人的交流情况,尤其是他如何受到当时文人群体的影响。这可以帮助揭示他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 探究厉鹗的词作在后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包括他的作品是否被广泛传抄、是否有专门的评注本等。这不仅反映了他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其在当时社会的普及程度和文化影响力。
《齐天乐·络纬》作为厉鹗的经典之作,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受到赞誉,同时也因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而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厉鹗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文化智慧和审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