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
离悰记往。
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
翠股斜攲,萧萧又送去年响。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
馀绚漫想。
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
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古代女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夕阳刚刚落下,微风送来了秋天的气息,我听到了纺织机的声音。)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怨恨的情绪随着风飘荡,像情丝一样随风摇曳,仍然在飘扬。)
离悰记往。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回忆过去的时光,我在枫叶覆盖的池塘边,深深的小巷里。)
翠股斜攲,萧萧又送去年响。(绿色的衣裙斜靠在栏杆上,仿佛又在送走去年的风声。)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谁更早地听到这声音呢?就像过去的银烛光一样,寒冷却依旧没有改变。)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染了胭脂的颜色轻盈,翻车的声音急促,却被分隔在秦楼的红帘子后面。)
馀绚漫想。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余晖映衬着落日的美丽,但我害怕我的短发难以梳理,让愁绪更加深厚。)
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夜色中的柴门,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让人感到更加清爽和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思念过去时光的场景。她听着纺织机的声音,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感受到寒冷而孤独的感觉。最后,她想象着月光下的景色,虽然有些忧愁,但也希望能找到一丝安慰和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