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绮罗香 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是清代厉鹗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了研究清代诗词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下面将详细介绍《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的内容和背景:
词作原文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内容解析
描绘春日景致:词人通过“水榭收灯,虹梁待燕”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抒发情感:词中的“娇意绪、欲暖翻寒”等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变化的微妙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温柔与美丽。
象征意义:“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等句富含象征意义,箫楼可能象征着某种期待或思念,而冶思则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表达人生感悟:“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这句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风格:《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整体呈现出清丽脱俗的风格,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季景色的词作,更是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和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