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舟经深潭口至秦亭山下作

平生尘累少,隔年微意申。
及兹共沿越,谢彼风波民。
穷幽闲藤竹,值旷迷涯津。
春潭易为绿,兼之山气新。
青山时近远,乘流凡几转。
不见花闲人,惟闻桑下犬。
飘飖时气舒,平皛天容浅。
篙舟入翠微,枉渚何知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舟经深潭口至秦亭山下作》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春天乘舟沿溪而下,经过深潭口到秦亭山脚下时的所见所感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平生尘累少,隔年微意申。
    及兹共沿越,谢彼风波民。
    穷幽閒藤竹,值旷迷涯津。
    春潭易为绿,兼之山气新。
    青山时近远,乘流凡几转。
    不见花閒人,惟闻桑下犬。
    飘飖时气舒,平皛天容浅。
    篙舟入翠微,枉渚何知返。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写:厉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色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尤善宋词,著有《樊榭山房集》等作品。

《回舟经深潭口至秦亭山下作》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