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士爱远游,逸翮不可攀。
朝乘一掌风,夕至洞庭山。
胸吞三万六千顷,大圆镜里八九罗烟鬟。
奇文秘句满藤笈,山中清味携俱还。
饷我洞庭橘,赤如莫釐峰头日。
白傅拣贡馀,右军封题毕。
剪从平蒂闲折技,逆鼻香霏甘齿溢。
缄藏归待献老亲,不数湘湖杨梅顶山栗。
饷我洞庭茶,鹰爪颗颗先春芽。
虎丘近无种,剔目名可嘉。
功能彻视比龙树,金鎞不怕轻翳遮。
瀹以龚春壶子色最白,啜以吴十九盏浮云花。
翩翩风腋乘兴到,左神幽墟列仙之所家。
告诉我生困识字,素书探得何足夸。
许我紫泉白芝炼,毛骨大胜尘土蹩躠于天涯。
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厉鹗:
作者介绍: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康熙五十九年的科举考试,并成为举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还曾致力于编纂地方志书和参与编修史书的工作。厉鹗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诗作内容:《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敬仰和对远方的向往。通过描写洞庭湖的自然景观、洞庭橘和洞庭茶,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同时,诗中的“朝乘一掌风,夕至洞庭山”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游历体验和对自由的追求。
艺术风格:厉鹗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含蓄,善于使用意象和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在这首诗中,厉鹗通过对洞庭山水色的描绘,以及与自然景物的对话,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的生活感悟和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的诗歌作品之一,厉鹗的《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秋玉游洞庭回以橘茶见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次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