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鹤林寺

昼长爱清阴,竹舆穿野田。
寺门对峻岭,标致馀千年。
尘网米老像,香冷马祖禅。
空院何所闻,啄木声琅然。
颓垣敛古色,剥藓出残镌。
高吟亦云苦,后代谁为传。
老僧修故事,补植红杜鹃。
可惜无客赏,流艳照山烟。
朅来迹宛宛,久坐风翩翩。
共证不坏性,且就虚堂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游鹤林寺》是宋代诗人释道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他的俗姓为王,原籍为浙江钱塘(今杭州),另有说其原籍于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释道潜自幼出家,师从大觉怀琏和云门宗下五世弟子,涉猎经藏、文史无所不读,工诗能文。
  2. 诗歌原文:《再游鹤林寺》全诗如下: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 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 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 东轩谪仙人句,洗眼共君看。 [1]
  3. 作品背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释道潜曾因讽刺时事而得罪,被勒令还俗,编管兖州。后来,释道潜归老江湖,在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复祝发。
  4. 艺术特色: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重游鹤林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环境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特别是结尾部分,诗人提及李白的诗句,既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巨匠的敬仰,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5. 历史评价:元代方回称此诗三、四句“清爽”,清代查慎行称赞第五句“殆指东坡”;纪昀则认为末二句对第五句“意殊兀傲”。这些评论反映了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不同看法和评价。

《再游鹤林寺》不仅展现了释道潜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折射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