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沟夏水涨,城阴积深翠。
酒舫压草痕,经年还一至。
故人四明客,含香识名字。
太学待何蕃,少年推贾谊。
合并有同岑,絷维情莫比。
来听郭公啼,暂为鲥鱼醉。
人生赴功名,时乎偶然遂。
壮观留长吟,自足千古意。
西上陟蜀冈,新亭亦佳致。
欧公遗构在,清气激松吹。
𠪾茅司徒庙,眺谢司空寺。
凉云递疏钟,平楚碧无次。
离愁生其闲,纷来不可避。
惟愿追前修,远辔从此始。
四月十八日同人泛舟红桥登平山堂送全绍衣入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十八日同人泛舟红桥登平山堂送全绍衣入京》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乘坐小舟在红桥上泛水,登上平山堂欣赏美景并送别好友全绍衣的情景。
诗中,“四月十八日”指的是具体的某个日期,而“同人”则是指和作者一同泛舟的朋友们。“泛舟”即泛着小舟游览,体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旅行方式。“红桥”是苏州的一处名胜,位于苏州市阊门外西街之上,横跨于古运河之上,因桥色红得鲜艳而得名。“登”则是登上的意思。“平山堂”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建筑,位于苏州市东北隅,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园林风貌的建筑群。在这里可以俯瞰运河景色、眺望远处的山峦。“全绍衣”是诗人的朋友之一,被送到京城中去。“入京”即进入首都,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开此地前往京城去。
整首诗通过描述泛舟、登高、送别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