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洵可居,烟水古所积。
王郎臞庵诗,佳处肯买宅。
桥縆玉螮蝀,渔樵见行迹。
篙师颇解事,万景入驱役。
落手钓雪滩,凫阵际波白。
苍茫远帆归,天影与宽窄。
兴豪惊吴儿,阑干有时拍。
荒祠最庳隘,苔甃碣已坼。
移置谅匪艰,谂此后来客。
酌水酹三高,雨卧夜船笛。
泊垂虹桥谒三高祠叠前韵寄陈楞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垂虹桥谒三高祠叠前韵寄陈楞山”是清朝厉鹗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背景:厉鹗,字太鸿,号樊川,又号樊榭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诗人、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厉鹗生活在清初康熙时期,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了个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厉鹗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吴淞地区的美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桥𬘵玉䗖𬟽”,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桥上的玉石栏杆与水流相映成辉的景象。同时,也描绘了渔人和樵夫在桥上行走的身影,以及他们在江面上捕鱼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繁忙而又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
诗歌风格:厉鹗的这首诗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非常适合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使人仿佛能够看到那些在江边钓鱼或划船的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那份宁静与和谐。
厉鹗的《泊垂虹桥谒三高祠叠前韵寄陈楞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展示了清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