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听潮歌寄吴尺凫

城东夜月悬群木,汹汹涛声欲崩屋。
披衣起坐心茫然,秋来此声年复年。
壮心一和小海唱,二毛不觉盈吾颠。
胸中云梦吞八九,要挽天河㪺北斗。
倏忽晴空风雨来,杳冥水府神灵走。
时哉会见沧𬈑立,自是乾坤有呼吸。
轩辕张乐万耳聋,洞庭天远鱼龙泣。
须臾声从静里消,一蛩独语星萧萧。
天明作歌寄吴子,想子中宵亦听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听潮歌寄吴尺凫》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他是康熙五十九年的举人,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仕,而是潜心著述。厉鹗博览群书,尤其熟于宋史,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2. 诗歌原文:城东夜月悬群木,汹汹涛声欲崩屋。披衣起坐心茫然,秋来此声年复年。壮心一和小海唱,二毛不觉盈吾颠。胸中云梦吞八九,要挽天河㪺北斗。倏忽晴空风雨来,杳冥水府神灵走。时哉会见沧鬰立,自是乾坤有呼吸。轩辕张乐万耳聋,洞庭天远鱼龙泣。须臾声从静里消,一蛬独语星萧萧。天明作歌寄吴子,想子中宵亦听潮。
  3. 诗歌赏析:诗中“城东夜月悬群木,汹汹涛声欲崩屋”描绘了夜晚海边的景象,汹涌的波涛仿佛要将屋顶冲垮。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之声的感慨:“披衣起坐心茫然,秋来此声年复年。”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面对自然之音时的心境变化和感慨。
  4. 主题思想:《秋夜听潮歌寄吴尺凫》通过描述夜晚的大海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胸中云梦吞八九,要挽天河㪺北斗”展现了诗人试图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厉鹗的作品常体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他的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思想轨迹。通过研究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体会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秋夜听潮歌寄吴尺凫》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欣赏到厉鹗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及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