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有石镜,祇照妖魄啼。
昭陵有石马,但解中宵嘶。
长溪岭下松楸地,石人将移宁陨坠。
无数青萤照漆灯,忆君长是垂铅泪。
溪风飒飒石人语,吁嗟得新毋捐故。
义石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义石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等,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因居住在郑州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自号“郑州”。他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同为“三十六体”之一,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擅长咏史抒怀,尤以骈文著名。李商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曾在晚唐政局动荡的背景下,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和个人情感上的苦闷。这些背景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诗歌原文及解析:在这首诗中,李商隐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诗中的“义石”指的是明故宦某墓上的石翁仲,它见证了这位先人长久以来的忠诚和牺牲。当这个石翁仲面临被迁移的危险时,它向李商隐传达了不能离开的信息,最终阻止了移动。这件事被村民们视为奇事,并为此建立了亭子纪念它。李商隐因此创作了这首《义石谣》,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逝去故人的哀思以及对忠诚的赞美。
诗歌的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以及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的独特手法上。《义石谣》通过对石翁仲的描写和对其故事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敬。同时,诗中使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夜梦”、“石镜”、“青萤”等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此外,诗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尊重,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义石谣》不仅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也是李商隐诗歌艺术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商隐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