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游法华山

连山背湖西,地脉聚而凝。
婆留霸气馀,峰岭尚雄胜。
嘉我同游人,穿榛得荒径。
阳坡鳖裙披,阴崖龙腹亘。
天风鼓蓬勃,白云若沸甑。
置身万松颠,心旷肃观听。
纡回下前阪,翠樾出僧磬。
入篱泉偶枯,方井鉴亦滢。
绣田尽杂花,烟中笑群媵。
茶户竞物利,衣短不掩胫。
采摘泫晨露,山谣颇相应。
酌酒墟墓闲,作达榼随罄。
刍狗本幻诞,石马久光莹。
神弦走村氓,缥缈事愚佞。
洞箫袅林木,篝火绕岩磴。
因之日夕还,岚彩眩难定。
此境天所遗,庶以忘蹭蹬。
望中青帘曳,犹似携馀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十三日游法华山》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该作品通过描绘法华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连山背湖西,地脉聚而凝。
    婆留霸气馀,峰岭尚雄胜。
    嘉我同游人,穿榛得荒径。
    阳坡鳖裙披,阴崖龙腹亘。
    天风鼓蓬勃,白云若沸甑。
    置身万松颠,心旷肃观听。
    纡回下前阪,翠樾出僧磬。

  2. 诗歌鉴赏

  • 自然美景:诗中描述了法华山的地理特色,如“连山背湖西,地脉聚而凝”展现了山脉环绕、地势独特的地理风貌。
  • 雄伟壮观:通过对峰岭的描述“婆留霸气余,峰岭尚雄胜”,表达了对法华山雄伟景观的向往与赞美。
  • 人文情怀:“嘉我同游人,穿榛得荒径”体现了与友人共赏名山的愉悦之情。
  • 意境深远:“置身于万松颠,心旷肃观听”展示了诗人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的开阔视野和内心的平静。
  • 音乐意象:“天风鼓蓬勃,白云若沸甑”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风强劲和白云翻滚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宗教氛围:“入篱泉偶枯,方井鉴亦滢”反映了诗人在山水间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可以看出厉鹗的《三月十三日游法华山》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