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觉苑寺

越游无他营,合志事幽讨。
初程历萧然,环堞碧秋草。
江郎有故居,斜日市渠抱。
维舟试来寻,鸦鹊闹浩浩。
墙隅石幢一,相对杂佣媪。
依稀辨垂拱,阿武时所造。
入门两砖塔,经始已无考。
犹资象教力,鬼手拄倾倒。
睿达与温夫,署楄尚完好。
扪壁读残碑,元明奚足道。
独有梦笔桥,记者吴中老。
似惧地主嘲,其文特摛藻。
中述会昌年,花宫迹如扫。
僧徒尽乌巾,雁齿废行潦。
宣宗即牵复,未琢白石皓。
茂宰曰李君,成梁十月早。
我愧词囿荒,吉梦敢私祷。
华发谢貂蝉,消摇破诸恼。
几时买廛居,名蓝作邻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过觉苑寺》是清代诗人厉鹗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作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觉苑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院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气息。下面将详细介绍《舟过觉苑寺》:

  1. 作者简介:厉鹗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微妙变化,并融入自己的感慨与思索。作为一位文人,他对佛教文化亦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2. 诗意解读: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以游历的姿态去感受觉苑寺的,而“越游无他营,合志事幽讨”则表达了他对于探索、发现的态度。“初程历萧然,环堞碧秋草”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江郎有故居,斜日市渠抱”则透露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3. 艺术特点:厉鹗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这首诗中,他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寺院之中。此外,诗中的对白和对话形式增添了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厉鹗的《舟过觉苑寺》不仅是其个人文学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作者精湛的技艺,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