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沈东甫病中见寄

寒卧湖村听雁声,来诗力疾见君情。
天公应是怜清瘦,饶吃年年一箸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沈东甫病中见寄》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厉鹗生平: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士。他是继朱彝尊之后浙西派的著名作家。厉鹗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宋史的研究。他的作品以词为主,风格婉曲幽深,声调和谐,形成了高远的艺术造诣。
  • 文学成就:厉鹗的诗歌在宋代词人姜夔、张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见长,是清代诗词界的重要人物。
  1. 诗句解析
  • “寒卧湖村听雁声”: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独自躺在湖边的村庄,静听秋雁南飞的声音,反映了诗人孤寂的心情与对自然美的感悟。
  • “来诗力疾见君情”:这句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不顾身体虚弱,依然强忍病痛前来探望朋友的情景。体现了友情深厚的一面。
  • “天公应是怜清瘦,饶吃年年一箸羹”:通过天公(即上天或自然力量)的同情,暗示了诗人因疾病而体态清瘦。这里的“饶吃年年一箸羹”则形象地描述了尽管身体消瘦,却依然能够品尝到美味佳肴,隐含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巧妙地将人与自然、人与景融为一体,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 意象生动:使用“寒卧湖村”、“来诗力疾见君情”等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简练,句式工整,既体现了厉鹗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答沈东甫病中见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情感丰富、内涵深刻、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才能,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审美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