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石湖至横塘二首 其一

楞伽山顶湿云堆,噤㾕桃花出废台。
万顷吴波摇积翠,春寒来似越兵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石湖至横塘二首 其一》是清代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厉鹗(1692-1784),字太鸿,一字雄飞,别号樊榭,浙江钱塘人,清代诗人、文学家。厉鹗与厉宗堂、厉鹗同乡,三人并称“钱塘三厉”,厉鹗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尤擅写景,其作品在晚清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原文与译文:楞伽山顶湿云堆,噤㾕桃花出废台。万顷吴波摇积翠,春寒来似越兵来。

楞伽山脚下,云雾缭绕;废台之上,寒风凛冽,桃花含苞待放。太湖之水波涛荡漾,如同春日寒意袭来,仿佛越地的军队前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苏州市西南的石湖泛舟前往胥门外的横塘途中所见的美景,展现了初春时节吴中山水的秀美与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留恋之情。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厉鹗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中。

  1. 诗作鉴赏:诗中的“楞伽山顶湿云堆”与“噤㾕桃花出废台”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楞伽山顶的湿云堆积与废台上的桃花盛开的景象。“万顷吴波摇积翠”则通过描绘太湖之水的波澜壮阔,表达了春天来临之际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春寒来似越兵来”这一比喻,更是巧妙地将寒冷之感与越地军队的到来联系起来,增添了诗句的意境深度。

《自石湖至横塘二首 其一》不仅是厉鹗山水诗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也能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