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雨歇冷于秋,剪烛题诗剧未休。
四面乱蛙声里坐,不知元在古杭州。
雨泊桐扣二首 其二
介绍
《雨泊桐扣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一首七言律诗。厉鹗,字太鸿,号樊山,又号铁笛子,清代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和词人。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深受后人赞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晚际开襟共看泉的景象,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下面将具体展开分析:
诗人介绍:厉鹗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素养与广泛学识的诗人。他不仅在诗歌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涉猎文学理论,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原文:
晚际开襟共看泉,山头云起野风颠。
白龙潭上飞来雨,引我菰蒲夜泊船。诗歌鉴赏:《雨泊桐扣二首·其二》是厉鹗晚年所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诗中的“晚际开襟共看泉”,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景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或大自然之间的亲近感。“山头云起野风颠”,则展现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云卷云舒之间,野风翻涌不息,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
主题思想:厉鹗的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淡泊。
艺术特色:厉鹗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用词精准而又不失诗意。他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历史评价:厉鹗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被后人广为传颂。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
现实意义:通过对厉鹗诗歌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激发创作灵感。
《雨泊桐扣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一位文学大家的代表作。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深情厚意。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