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风景得重经,更借湖波倒玉瓶。
寺鼓渐催沙草动,船窗才放雪峰青。
酒垆泉下无消息,旧曲尊前有典型。
举似梅花知此意,冰凘苔涩上空亭。
腊日同周少穆泛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腊日同周少穆泛湖》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尤其擅长宋史的研究和创作。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人,之后在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但最终选择潜心著述,成为继朱彝尊之后的浙西派重要作家。他的诗作风格婉曲幽深,声调和谐,被后人称为继朱彝尊之后的“浙西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诗歌原文:《腊日同周少穆汎湖》残年风景得重经,更借湖波倒玉瓶。寺鼓渐催沙草动,船窗才放雪峰青。酒垆泉下无消息,旧曲尊前有典型。举似梅花知此意,冰凘苔涩上空亭。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西湖景色,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的“残年风景得重经”意味着在生命的晚年还能有机会欣赏美丽的风景,而“更借湖波倒玉瓶”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的“寺鼓渐催沙草动,船窗才放雪峰青”形象地描绘了西湖边寺庙的钟声、岸边草木的摇曳以及远处雪景的清晰可见。而“酒垆泉下无消息,旧曲尊前有典型”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在品味美酒时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举似梅花知此意,冰凘苔涩上空亭”,则通过对比冬梅的坚韧与环境的寒冷,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腊日同周少穆汎湖》不仅是一首描写西湖冬季美景的诗歌,同时也是诗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该诗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