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逢春最殢春,又经多雨洗芳尘。
官梅开后野梅落,湖水满时河水新。
无事长如秏磨日,几年不作踏灯人。
相思只有师川在,安得冲泥过比邻。
春雨有怀徐丈紫山湖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雨有怀徐丈紫山湖上》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作者介绍:厉鹗,号樊榭、樊川,是清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厉鹗生活在清朝中叶,其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一些特点,如崇尚自然、注重情感的表达等。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新,尤其在词的创作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诗歌原文:《春雨有怀徐丈紫山湖上》全文如下:老大逢春最殢春,又经多雨洗芳尘。官梅开后野梅落,湖水满时河水新。无事长如秏磨日,几年不作踏灯人。相思只有师川在,安得风帆去问津。
主题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首联“老大逢春最殢春,又经多雨洗芳尘。”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颔联“官梅开后野梅落,湖水满时河水新。”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化,官家种植的梅花开放后逐渐凋谢,而野外的自然之花也在雨后更加鲜艳。颈联“无事长如秏磨日,几年不作踏灯人。”反映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对日常生活的沉思,以及对过去繁忙时光的怀念。尾联“相思只有师川在,安得风帆去问津。”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他思念着远方的人和事,渴望能像古代的游子一样,乘船远行探寻。
艺术特色:整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手法,如对仗工整、意象生动、情感真挚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尊重。
《春雨有怀徐丈紫山湖上》不仅作为一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深入探讨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