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何处更相留,且酌馀花药玉舟。
明烛心还惜芳夜,晓钟声莫动离愁。
低回元相惊猧句,停待景阳梳髻楼。
漫道千金酬一刻,千金多恐未能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归何处更相留,且酌馀花药玉舟。
明烛心还惜芳夜,晓钟声莫动离愁。
低回元相惊猧句,停待景阳梳髻楼。
漫道千金酬一刻,千金多恐未能酬。
《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是清代厉鹗的作品,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以及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深深眷恋。
在这首诗中,厉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春归何处更相留?且酌馀花药玉舟”展现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而“明烛心还惜芳夜,晓钟声莫动离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厉鹗的《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不仅是清代厉鹗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从中汲取人生哲理和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