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观音岩晚望再用赵冰壶韵

手剔摩厓旧迹存,江风为扫冻云昏。
山当落日如争渡,帆向遥天欲倒吞。
绝顶僧栖同怖鸽,空庐人去有惊猿。
廿年三到缘非浅,好掬清波洗眼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焦山观音岩晚望再用赵冰壶韵》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焦山观音岩欣赏美景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焦山观音岩晚望再用赵冰壶韵》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焦山观音岩欣赏美景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1. 诗词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
焦山顶上观峰高。
日出东方红霞起,
白云千载此山遥。

  1. 诗词解释:

①青山隐隐水迢迢:这句诗描绘了焦山周围的景色,青山隐隐约约,远处的水波渺茫,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②焦山顶上观峰高:辛弃疾站在焦山上,俯瞰远方的山峰,感受到山峰的雄伟壮观。这里的“峰高”指的是山峰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③日出东方红霞起:随着太阳的升起,东方的天空渐渐变得红彤彤的,红霞映照在山峰之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④白云千载此山遥:辛弃疾感叹这片土地上的白云已经存在了千年,而自己能有幸在这里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实在是难得。这里的“千载”意味着时间很长,而“此山遥”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自然景观的深深眷恋。

  1. 诗词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焦山观音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辛弃疾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将这种美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同时,他也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也传递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优美的诗词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