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皋亭夜色虚,一篷风雨傍闲渔。
萧萧破梦三更后,恰恰欺花二月初。
小舫得为联被宿,深村大好闭门居。
箧中幸有吴笺在,满幅春愁剪烛书。
皋亭雨泊同穆门堇浦瓯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皋亭雨泊同穆门堇浦瓯亭”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皋亭雨泊同穆门堇浦瓯亭》的内容:
作者简介: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试,无意仕进,潜心著述。厉鹗博洽群书,尤熟于宋史。他以词宗南宋姜夔、张炎而闻名,其诗婉曲幽深、字句清远、声调和谐,每成高境,是继朱彝尊而后起的浙西派的重要作家。
诗句原文:《皋亭雨泊同穆门堇浦瓯亭》的原文如下:月黑皋亭夜色虚,一篷风雨傍闲渔。萧萧破梦三更后,恰恰欺花二月初。小舫得为联被宿,深村大好闭门居。箧中幸有吴笺在,满幅春愁剪烛书。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忧郁。首句“月黑皋亭夜色虚”,开篇即以夜色的虚无缥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二句“一篷风雨傍闲渔”,则生动地刻画了渔夫在风雨中的艰辛与坚韧,同时暗寓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第三句“萧萧破梦三更后”,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最后两句“恰恰欺花二月初”和“小舫得为联被宿,深村大好闭门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皋亭雨泊同穆门堇浦瓯亭》不仅是厉鹗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与风骨,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悟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