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筠谷太史挽诗二首 其二

平生笑语乐通怀,亦抱迂疏与俗乖。
自重德舆轻绂冕,竟乘神马外形骸。
记寻梅下三衣客,忍过城东十字街。
酒伴寂寥吟社冷,但馀带草绕空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筠谷太史挽诗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张熷所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主要涉及对郑筠谷先生一生经历的回顾与感慨。下面将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故人共惜风流尽,造物偏悭水石缘。
    新史同修长最擅,遗经独抱子能传。
    朵殿簪毫著作新,翩然归钓两湖滨。
    病余应识闲居乐,官罢惟留现在身。
    经业隐修堪自老,礼堂写定付何人。
    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回顾郑筠谷先生生前的风采,表达了对他生前才情和成就的赞赏和怀念。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造物偏悭水石缘”,既表达了对先生命运的无奈感伤,也寓意着世间万物皆有定数。
  • 主题思想:诗中不仅赞美了郑筠谷先生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
  1. 历史背景
  • 文学地位:《郑筠谷太史挽诗二首其二》是张熷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被后人传颂。
  • 创作年代:据文献记载,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或清亡后,此时的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社会影响:作为挽诗之一,这首诗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反映了文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对历史人物的纪念。

《郑筠谷太史挽诗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挽歌,也是一幅描绘历史人物风采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