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

乍披衣起晓鸦前,月落春空柳映船。
半醉半醒行乐客,不晴不雨养花天。
尧时甲子今重见,唐世清明此尚传。
偷得湖边成信宿,向人夸道是顽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七言绝句,由厉鹗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创作背景:《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厉鹗的生平密切相关。厉鹗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其诗作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人生活与思想情怀。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描绘苏堤上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诗歌原文:《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七言绝句,由厉鹗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清晨行走在苏堤之上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苏堤清晨的美丽景色,如“背指云庄碧巘标,轻寒微递素秋朝”等句子,形象地展现了晨曦中云庄的高远与清幽。
  3. 作品鉴赏:厉鹗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苏堤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中的“两山抱谷行十里,一水萦流渡廿桥”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常喜村墟闻犬吠,不教父老讶鸡翘”则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独特见解。
  4. 艺术特色:《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诗歌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其次,诗歌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分明,层次清晰,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最后,该诗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晓行苏堤作二首 其一》不仅展示了清朝时期诗坛的繁荣景象,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古人对自然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