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直北势凭陵,瀚海迢遥过白登。
钤泽风高奔怒马,金山雪暗下饥鹰。
曾传旧壤开都伯,仅见降王保策凌。
四部虫沙成底事,好将忠谨化骁腾。
西域八咏 额尔齐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域八咏额尔齐斯》是一首描绘边疆风貌的文学作品。这首诗出自清代褚廷璋之手,通过对西州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边疆风光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作背景:诗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创作于清中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主题内容:诗中通过“西州直北势凭陵,瀚海迢遥过白登”等句,描绘了西州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那里辽阔无垠的沙漠景观。同时,“钤泽风高奔怒马,金山雪暗下饥鹰”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大自然的雄浑与苍凉。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人物,诸如“曾传旧壤开都伯,仅见降王保策凌”,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诗歌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艺术手法:作为一首边塞诗,《西域八咏额尔齐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壮丽自然景观,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边疆世界。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场景的宏大与悲壮。
《西域八咏额尔齐斯》不仅是一首描写边疆风光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边疆的自然美,还能深入理解古人对于边疆地区的情感态度及历史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