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年冬归葬夫人作

拚五年死等,定知杜甫还乡,应怜满地河山,勋业依然嗟拊髀;
践一诺遗言,今有朝云伴老,此后天涯寒暖,夜台切莫再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年冬归葬夫人作》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杨圻创作的一首作品。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经历:《庚年冬归葬夫人作》的作者杨圻,原名朝庆,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早年以秀才身份进入仕途,历任詹事府主簿、户部郎中等职。在光绪时期曾举人,后官至邮传部郎中,并在英属南洋担任领事,最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居香港,因病卒于民国年间。
  • 诗歌创作:杨圻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官员,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迈,情感深沉,尤其擅长抒发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抗日战争期间,杨圻在香港病卒,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文学才华。
  1. 诗作内容
  • 悼念夫人:诗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通过“余久不哭夫人”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夫人的深深愧疚与思念。
  • 生死感慨:诗人通过对生死无常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悠悠生死,抑从此已矣乎?”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界限的哲学思考。
  • 悼亡之情:诗人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思,通过对比生死、预卜未来来强化这种哀痛的情感表达。“期近日迫,肝肠悼怛”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接受。
  1. 诗歌鉴赏
  • 意境渲染:《庚年冬归葬夫人作》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刻打动读者的心灵。
  • 情感表达:此诗不仅仅是对亡妻的悼念,更是诗人对人生、对死亡的一种哲学思考和情感抒发。
  • 文化背景: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这首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庚年冬归葬夫人作》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诗歌技巧,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