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别意

蓦听黄莺呜翠柳,知道归期,误也今年又。
开到酴醵春似酒,艳阳天气闲长昼。
过了清明花似绣,花已开成,人已妆成否。
妆罢凭栏飘翠袖,花儿怎及人消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别意》是清末近现代词人杨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情景和内心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杨圻(1875-1941),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今属江苏)人。他早年就读于同文馆,与翁之润、何苞威、章华有“四公子”之目,并同王景沂、曹元忠、张鸿、黄彝凯、张百宽等题襟结社,名动京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南元,官邮传部郎中。后随岳父李伯行出使英国,旋奉派任驻新加坡总领事。辛亥革命后归国,先后入陈光运、吴佩乎幕。著有《江山万里楼诗词钞》二册,收词四卷,即《回首词》《楼下词》《海山词》《望帝词》各一卷。

  2. 作品原文
    蓦听黄莺呜翠柳,知道归期,误也今年又。
    开到酴醵春似酒,艳阳天气闲长昼。
    过了清明花似绣,花已开成,人已妆成否。
    妆罢凭栏飘翠袖,花儿怎及人消瘦。

  3. 诗词赏析

  • 首句意境:“蓦听黄莺呜翠柳”,用黄莺鸣叫的声音来衬托春天的到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喜悦和期待。
  • 第二句情感:“知道归期,误也今年又”反映了词人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归期”指的是春天,而“误也”则表示词人因为某种原因错过了春天。这句诗揭示了词人在春季来临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因错过而感到遗憾的情绪。
  • 第三句画面:“开到酴醵春似酒,艳阳天气闲长昼。”这里的“酴醵”是一种花名,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艳阳天气”则描绘了明媚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这句话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宁静。
  • 第四句转折:“过了清明花似绣,花已开成,人已妆成否。”清明时节,花朵盛开,如同锦绣般美丽。但是,到了春天结束时,花朵虽然已经开得如绣一般美丽,但人们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展现出最美的自己。这里通过对比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
  • 尾句情感:“妆罢凭栏飘翠袖,花儿怎及人消瘦。”这里的“妆罢”指的是女子化妆完毕,“翠袖”则指女子的衣袖。这句诗通过描绘女子化妆完毕后倚栏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哀婉和孤独的情感。花儿虽美,却无法比拟人的美丽和气质;而人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变得消瘦。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也传达了她们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蝶恋花·别意》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词人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示了无限的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