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洲沈短日。
望素云黄鹤,辽天无极。
思悲顿寥寂。
剩锦笺凄调,玉棺铭笔。
吟边易篑。
老臣心、词人一席。
痛百年垂死,中兴病枕,几番寻觅。
曩昔。
云瑶校曲,桐荫题图,倏成陈迹。
翠微峭壁,傍船指空沈碧。
抚遗编依黯,高歌不忍,泪落江南怨笛。
又伤心、汐社春芜,盟沤无色。
瑞鹤仙 挽彊村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挽彊村师》是一首古诗词,由杨玉衔所作,表达了对一位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哀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杨玉衔,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广东香山人。生于1869年至1943年之间。他不仅是一个文人墨客,还是一位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的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为举人,并在三十年考取内阁中书。其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诗歌原文:《瑞鹤仙·挽彊村师》的全文如下:“蘋洲沈短日。望素云黄鹤,辽天无极。思悲顿寥寂。剩锦笺凄调,玉棺铭笔。吟边易篑。老臣心、词人一席。痛百年垂死,中兴病枕,几番寻觅。曩昔。云瑶校曲,桐荫题图,倏成陈迹。翠微峭壁,傍船指空沈碧。”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看到的景色,如“蘋洲沈短日”和“望素云黄鹤”,“辽天无极”等,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空旷和寂寞的情感。同时,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先贤的悲痛之情,他们如同“吟边易篑”的老臣,“词人一席”,以及“痛百年垂死,中兴病枕”,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
《瑞鹤仙·挽彊村师》是杨玉衔以深情厚意创作的一首悼亡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历史的深切感慨。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忧国忧民情怀及其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