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又

深院垂杨尽绿阴。
倚槛沉吟。
品流详雅许知音。
回身乍便追寻。
客游知尔频相忆。
身无翼。
泪难禁。
玳梁他日稳红襟。
才慰得、旧时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归梁·又》的文学魅力

在宋词的世界里,《燕归梁·又》以其独特的韵味、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我无法回避的文学作品。晏殊的这首“又”字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日里燕子归巢的美好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之中。

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归来的场景,燕子轻盈地掠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映衬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晏殊巧妙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仙花以人的特性,将它们比作佩戴着白玉簪钗的仙子,增添了一份神秘而优雅的气息。同时,对水仙花重叶的比喻,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情感。通过对燕子归巢这一平常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晏殊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渗透于词的每一个字句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怀旧之情。

在艺术手法上,《燕归梁·又》也展现了高超的技巧。词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通过对宴饮场所辉煌气象的描绘与盛宴之盛的预祝,晏殊展现了一种富贵而不失雅致的文化氛围。此外,全词音节响亮,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性。

《燕归梁·又》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故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我明白,无论是生活中的点滴还是历史的长河,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首词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宋词的宝库中,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品味和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