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送畹兰归吴江

往事思量否。
最难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绣。
斗草寻花惊蝶梦,小燕呢喃如咒。
怎一霎、雨僝风僽。
肠断临歧无一语,只啼痕、万点沾衣透。
空彳亍,把衫袖。
离愁脉脉浓于酒。
最无情、清秋残照,两行疏柳。
行矣长途须自爱,莫共黄花争瘦。
算枫落、吴江时候。
烟水归帆安稳到,寄双鱼、慰我眉间皱。
家山约,盼携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送畹兰归吴江》是清代诗人杨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诗词原文:往事思量否。最难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绣。斗草寻花惊蝶梦,小燕呢喃如咒。怎一霎、雨僝风僽。肠断临歧无一语,只啼痕、万点沾衣透。空彳亍,把衫袖。
  • 诗词翻译:回想过去的时光是否还记得,最难忘的是在春日里我们一起踏青的时候,那时我们共同穿着绣有花纹的鞋子。我们在花草之间追逐嬉戏,惊动了蝴蝶的梦,而那只小燕子呢喃着,仿佛在低语咒语。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我们不得不匆匆告别。临别时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有泪水沾湿了衣裳。
  1. 诗词赏析与创作背景
  • 赏析:这首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藻,描绘了两位好友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共同度过的快乐与别离的哀愁。通过对比昔日的欢愉与当前的离别之苦,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以及对友情深深的珍视。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共鸣。
  • 创作背景:杨芸生活在清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其作品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金缕曲·送畹兰归吴江》便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1. 词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 艺术特色:本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炼与感情的深沉上。词中的意象选取典型,如“斗草寻花”、“惊蝶梦”等,都生动地刻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同时,词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影响:杨芸的这首《金缕曲·送畹兰归吴江》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在创作诗词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杨芸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

《金缕曲·送畹兰归吴江》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被后人传颂,更因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并理解这首词,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