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正月十三夜

中庭闲徙倚。
试灯时节,试香天气。
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
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
风又起。
迷离月晕,小窗深闭。
几处佳宴传柑,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
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
颠倒江南归梦,只绕遍、玉梅花底。
空引睇。
迢迢夜云千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漏迟·正月十三夜》是清代诗人杨芳灿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正月十三夜晚的美景和氛围,展示了作者对这一特定节日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玉漏迟·正月十三夜》全文如下:中庭閒徙倚。试灯时节,试香天气。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风又起。迷离月晕,小窗深闭。几处佳宴传柑,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

诗的开头“中庭閒徙倚”描述了作者在庭院里闲适地徘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试灯时节,试香天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特有的习俗,即在元宵节时点灯笼和点香来庆祝节日。

“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表达了节日期间雪景与春天寒冷交织的景象,这种对比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紧接着,“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面,人们敲鼓庆祝,燃放烟花。

“几处佳宴传柑,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则是对元宵节宴会的描述,人们在宴会上享受美食的同时,还有歌舞娱乐活动,增添了节日的乐趣。然而,尽管场景热闹,诗人的内心却感到有些许的失落或不满足,因为“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心情的一种无奈。

《玉漏迟·正月十三夜》不仅是一首描绘节日盛况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元宵节特殊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对节日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这首古诗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古代文人在节日中的欢乐与感慨,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